协会微信公众号
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四季度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来源:新华财经 | 作者:id19071501 | 发布时间: 2020-10-20 | 3971 次浏览 | 分享到:
核心提示: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出口高速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专家指出,我国供应链优先其他国家恢复,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是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因。在全球“真实”回暖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出口高速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专家指出,我国供应链优先其他国家恢复,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是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因。在全球真实回暖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三季度我国出口全面反弹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累计进出口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
  9月单月,我国出口增速达到8.7%,连续第三个月保持高速增长,推动三季度我国出口平均增速达到10.5%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总体来看,我国出口呈现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稳、三季度全面反弹的发展态势。
  从出口结构看,前三季度,电子消费类产品和防疫物资对出口起到了决定性拉动作用。电子类消费产品中,电脑、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16.9%14.9%;防疫物资产品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包括口罩)、塑料制品(包括手套)同比增速分别为37.5%16.6%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替代效应是我国三季度出口表现较好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环比提升5.5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家电等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超17%,汽车零部件、化工品出口也有所改善。其主要原因在于疫情欧洲、北美地区主要制造国产能出现缺位,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替代作用显现。
  四季度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说,考虑到外需真实回暖,在海外疫情不失控的背景下我出口大概率可延续强势。根据我们对海外经济数据及高频指标的跟踪,目前德法、意西零售业分别修复9成、8成,美国、意西工业生产修复7成,德法工业生产修复6成。此外,由于美国的零售和工业生产修复程度均优于欧洲,因此美国外需回暖也强于欧洲,带来我国对美出口连续2个月维持高增速。张瑜说。


  张瑜同时指出,疫情以来,来料/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始终疲弱,对应小企业PMI也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下,修复程度不及大中型企业。来料加工多数以劳动密集型等低端行业为主,承接的企业也多以小型企业为主,这一现象或反映了在疫情后,国内需求虽在持续回暖,但小型加工贸易型企业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不过,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但对于后市不宜过于乐观。


  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指出,未来我国出口有望保持强韧性,但增速继续抬升空间有限。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疫情普遍缓和,且疫苗研制取得进展,叠加前期大规模出口的透支效应,未来医疗物资出口增速大概率延续回落,对出口带动作用将减弱。同时考虑到10月和11月的出口基数较低,12月基数明显提高,他们判断10月和11月出口增速有望维持高位,但难有明显提升,12月出口增速大概率小幅下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发展部总监高士旺认为,计算机等主力拉动产品四季度出口会相对乏力。近几年,全球计算机总需求整体呈回落态势。计算机上半年出口的增长只是疫情的短期刺激,预计在四季度会出现明显回落。高士旺说。


  中信固收团队认为,人民币汇率的走强可能也会对出口有一定抑制。“5月底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便开始了快速升值的步伐,截至9月底,人民币汇率相较5月底已升值超过4个百分点。从9月份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情况来看,美日欧等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仍旧表现较强,但人民币汇率的走强或削弱了部分出口需求。该团队表示。


  四季度进口增速难以维持强势


  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进口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3%,推动前三个月进口增幅回升至-0.6%


  熊园指出,我国9月进口快速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内需改善。9月中国制造业PMI51.5%,高于8月的51.0%,连续7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上;同时,社零增速已连续6个月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并在8月仍处在高位,均显示内需在持续改善。 二是人民币升值。9月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均值为 6.81,环比升值1.7%,同比升值4.3%;自5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累计升值超过6%,对进口形成了有效拉动。三是低基数效应。9月进口同比的基数为-8.2%,低于8月的基数-5.5%,低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月进口增速形成支撑。展望后市,预计四季度出口增速有望维持高位,但难有明显提升。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9月进口数据再次冲高,主因在于企业提前备货而非海外供给修复,基数效应也有影响。三季度以来,国内需求快速回升,地产投资、工业增加值、消费等经济数据表现较强,内需积极修复,部分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补库迹象;进入四季度,经济大概率回升至疫情前增长水平。他们认为,正是需求回升和基于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促使企业提前备货,带动进口短期冲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动态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同类新闻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