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微信公众号
运行快报(39):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2025新年“第一涨”,如何解读?
来源: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5-02-26 | 174 次浏览 | 分享到:




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2025新年“第一涨”,

如何解读?


      2月24日,泰山玻纤、四川玻纤、广东建滔、江西华源等企业先后发布调价函,对玻璃纤维细纱及电子布等部分产品进行恢复上调价格。对此,很多投资机构及下游用户致电协会秘书处,询问涨价缘由及行业最新概况。对此,协会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及协会最新调研,对玻璃纤维行业2025年“第一涨”解读如下:

客观因素:

从需求端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增长2.7%,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同比增长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12.3%,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电脑、手机、家电等电子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带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同时随着AI、5G及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新一代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普及,新市场新赛道培育工作稳步推进,也给大家带来新的希望和信心。

从供给端看:行业内外近年来过度关注和解读巨石集团桐乡智能制造基地细纱产线投产,以及涟水新基地细纱产线建设,对整个细纱及电子布市场供需形势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是自2022年6月以来,全行业至今一直没有大型细纱池窑新线建成投产,同时重庆国际、四川玻纤、昆山必成等企业均有细纱池窑生产线实施了停产冷修。行业整体产能供给增量十分有限。

主观因素:

玻璃纤维细纱及电子布市场自2022年初陷入低迷,到2024年底已经延续近三年时间。与玻璃纤维粗纱等行业内其它生产企业不同的是,除了巨石、泰玻和重庆国际三大集团,玻璃纤维细纱及电子布细分领域其它生产企业主营产品相对单一,主要限定在电子用玻纤细纱及电子布领域内。因此,过去三年来这批企业承担了较大的经营压力,加之该时间段内这些企业基本没有产能扩张,企业实际产销状况并未如外界所想的那么糟糕。2024年年中以来,随着市场供需形势变化,提价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新年伊始,企业涨价意愿强烈,提价也就水到渠成。

后续研判:

本轮涨价,标志着玻纤行业自2022年以来的低谷行情告一段落,行业发展将进入新一轮周期。短期看,随着外围投资热潮褪去,行业主动实施产能调控拒绝内卷,下游风电等传统市场回暖和光伏、安防等新兴市场壮大,玻纤粗纱等其它产品也已基本具备提价条件。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欧文斯科宁公司退出,中国玻璃纤维企业已经站上全球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未来整个全球玻璃纤维行业如何行稳致远,继续不断发展壮大,就要看中国企业如何给出答案。

为此,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计划于2025年4月10-12号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玻璃纤维行业年度工作会议,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全球玻纤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研判当前形势,为全球玻璃纤维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期待与所有关心中国和全球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朋友相聚烟台,共谋发展!(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黄如诔)


推荐图文
推荐协会服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