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微信公众号
运行快报(44):产能快速释放,警惕新一轮供需失衡提前来临
来源: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5-06-27 | 25 次浏览 | 分享到:




产能快速释放

警惕新一轮供需失衡提前来临


  

最新数据: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1-4月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3.93%。受供给端前期持续开展产能调控、产量保持长期低速增长及需求端电子、电器、风电等部分细分市场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全行业整体市场供需形势出现明显好转,1月份玻璃纤维细纱及制品率先实现价格回调,3月份起各类玻璃纤维粗纱及制品也逐步实现多轮价格回调。

随着行业发展进入上行周期,近期玻纤池窑产能释放进程逐步加速。1-5月份,我国新增万吨及以上玻纤池窑产线5条,新增池窑产能规模约50万吨,截止到目前,在产玻璃纤维池窑产能规模已超780万吨。

数据分析:

20226月起,行业整体进入发展下行周期,在房地厂及基建、风电、电子等多个主要细分市场同步出现需求低迷的情况下,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供需失衡问题。行业自2023年起积极启动产能调控工作,历经两年半时间才迎来新一轮行业发展上行周期。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是因前期实施产能调控而积压的大量待释放产能,在市场形势好转的情况下,目前正在快速释放,并已在直接纱等部分传统市场引发局部价格战;二是在经效数据及骨干企业业绩翻红的影响下,其它领域资本跨行业投资及部分地方政府主导玻纤新材料领域定向投资项目不断涌现。目前除了正在实施改扩建的10条池窑产线,还有9条新建池窑项目处于在建状态,新建项目合计产能规模达到110万吨;三是外需市场增速已经出现大幅下滑,国内风电、家电市场在政策红利影响下已预支部分未来市场需求,汽车产业则出现较为严重的内卷和价格战,因此玻纤市场需求未来增长不确定性日趋明显。在供需两端的双重影响下,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新一轮供需失衡或将提前到来。

为此,协会建议,有关企业合理安排新建和冷修复产项目的产能投放进度,根据市场需求走势和整体供需形势,及时开展自身产能规模和结构的调整优化。随着中国玻纤工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往的粗放跟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不再以规模和数量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是要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之需为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通过满足更多的社会需要,实现自身经济价值最大化。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黄如诔)

推荐图文
推荐协会服务
    点击排行